欢迎进入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官方网站!
首页 > 动态信息 > 环境要闻

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共享上海生态之美

   日期:2024-04-07     浏览:21    

近年来,上海坚持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。通过系统修护,筑牢城市自然生态屏障,增强城市生态系统抵抗力的同时,也大大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。今天我们就把目光聚焦上海的生态之美,一起去看看人口密集的超大型城市中,人与自然如何美美与共。

在崇明东滩湿地公园,上海首次全面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。

红外相机,是监测兽类野生动物活动的常见设备,续航可达一到三个月。此次调查,崇明铺设了50多台"小黑盒"。今年一月放置的"小黑盒",已在三月底回收,初步分析后,果真有了"新收获"。

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成员唐梨珊告诉记者,这次调查在偏北部的地方发现了一些貉的踪迹,这也是之前在崇明都没有发现过的。东滩湿地公园之前都没有进行过兽类调查的,这次进行全面调查,也是希望能够了解兽类在崇明岛上的分布。

为了摸清家底,此次调查人员脚步迈得更大,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田间、林间、河道旁、公园都会一一排摸。

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志军介绍道:“上海市记录到的鸟类已经超过500种。我们以前的调查更多的是,关注一些鸟类的重点分布区域。这次调查的话,它的覆盖面更广,这次调查对鸟类的种类的具体分布区域,包括它不同区域的数量,有一个更深入了解。”

为加强上海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,去年《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》施行,其中立法的一大亮点就是建立市野生动物栖息地制度。

鸟儿啾啾,水清岸绿,走进位于闵行华漕吴淞江鸟类栖息地,鸟巢随处可见。令监测人员欣喜的是,在一次日常观测中,无意间发现了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吴淞江鸟类栖息地监测人员万晓旦说:“从23年下半年开始,我们在鸟类栖息地的基础上,也会到附近的生态廊道去监测,观察鸟类,在有一次的监测中,我们在信号塔上面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鸟巢,蹲点了一段时间后,看到有红隼飞回来,拍照确认后就是红隼,然后上报到移动采集数据当中。”如今在此观察到的鸟类已达66种,比栖息地建设前数量翻了一番。同时,通过栖息地生态修复,湿地构建、水系构建、生态水净化,周边河道水环境也得到了改善。

“我们在未来将针对水鸟的吸引和驻留采取一些措施,比如说增加一些水生的植物,一些挺水植物,为这些鸟类提供能够栖息、隐藏、觅食的场所,以方便它们繁殖与孵化,并且我们人工地还会增加一些底栖动物,包括螺丝、河蚌,能够为这些涉禽、水禽提供食物,来吸引它们的驻留。”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生态专家王宏伟说。

在编织起一张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大网的同时,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之美也正在走进社区。步入长宁区新泾镇绿八社区的乐颐生境花园,仿佛身边的绿野仙踪。一旁的鸢尾池塘中,小蝌蚪、穿条鱼充满生命力地游弋,这里可以满足昆虫和不同小动物对水源的需要。

小区居民陈云霜是上海动物园高级工程师,她告诉记者,池塘边上有个监视器,到了夏天小池塘非常热闹,貉、黄鼠狼、刺猬都会来到池塘里喝水。

改造前,乐颐生境花园是小区的边角料,全体小区居民代表开了三次会,群策群力共同打造下,这里形成了水中和陆上两套微生态循环系统,127种各色植物,36种以上鸟类被吸引到此。花园华丽更是一举转身成为了联合国"生物多样性100%20全球典型案例"。

新泾镇绿八党总支书记刘观锡非常自豪地介绍:“这里有三种国家保护动物,貉、红隼和凤头鹰。还有其他不计其数的各种各样的物种在这边栖息,我们这里叶落不扫不打农药,正因为这样确保了昆虫的繁衍栖息,通过大自然的调节,鸟来得多以后这儿的物种就更丰富。”

如今,居民像呵护自家花园一样打理着这个生境花园,人与动物互不打扰又互利共生。

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生态处处长陈炜表示:“我们超大城市要回答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,寻求一种共存之道的理念和实践,当前我们上海也在制定上海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,我相信面临2035年,我们上海生态之城的总体目标,生物多样性友好也一定会成为美丽上海的重要的内涵和特征,这个过程也是彰显上海全球卓越城市的生态使命和担当。”

来源:看看新闻

2024-04-04